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供电系统及车站设备集成服务
完成单位: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简要说明:
项目背景
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线路全长27.764km,全线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4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包括换乘站6座。供电系统采用集中式、110/35kV两级电压供电方式,牵引和动力照明共用35kV供电环网,在创新大道站设置1座主变电所,在大东门设置1座电源开闭所,负责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用电负荷的供电。牵引供电系统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供电系统包括主变电所系统、地铁供电系统、接触网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综合接地系统等。
为保证在国产化前提下实现供电设备系统“三高两低”的总要求,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度自动化,低损耗、低维修(护),本项目采用集成服务模式,由集成服务商对本系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集成化服务,以有效组成一个功能完备、性能可靠、运行安全的完整系统。
工作过程
本项目实施集成(咨询)服务的跨度时间长,涉及子系统多,管理范围广,管理对象和协同单位多;管理过程中将集成创新机理与项目管理理念相结合,按照项目生命周期划分项目阶段,从项目启动、项目时程研究和计划、技术管理、招标配合、合同谈判、设计联络、样机制造、生产监造、出厂验收、现场供货、安装督导、调试配合、竣工验收、试运行配合、开通运营等全过程集成服务;项目管理过程中关注内部管理要素的整合,建立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进度管理、投资管理、支付管理为重点,计划管理、接口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控制要素为辅助的全要素管理模式;建立了以项目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目标、项目业主为管理核心的协同管理机制;编制了一整套集成服务程序文件,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供电设备系统项目按照计划稳步推进,接口配合顺利,系统功能完善,开通运行稳定,集成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果特点
1. 采用第二代集成服务系统模式,创新“项目管理+”理念
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供电系统及车站设备集成服务项目属于第二代集成服务项目。是将现代项目管理与技术咨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深度集成,是名副其实的“项目管理+”,该集成服务项目以现在项目管理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较第一代集成服务的最大不同,是主动、创新地为业主规避和化解风险、降低成本、并带来增值服务。通过技术和管理方案的优化,并对设备系统及其供货商、施工方案等进行全过程实施穿透式监管,确保方案的落地,同时在培训业主建设和运营人员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而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是确保这些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支撑。
2. 推广性应用“双层次全要素项目三角”项目管理方法,提升项目管理技术
项目由多要素组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其中任何一个元素进行调整,都可能将对其它相关的元素造成影响。针对轨道交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不同过程阶段同时具有质量、进度、支付、信息、合同、风险等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管理目标,推广性应用“双层全要素项目三角”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具体管理过程中对目标要素进行通盘的规划和考虑,实施了管理过程内部整合的全方位管理,实现了工程项目要素维度上的集成服务,以达到对项目的全局优化。为了确保前瞻性地规避风险,方案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方案要以全局看局部,以全程看时点,以目标控风险;以设备看设计,以战略看执行,以关联方看本设备,顾此即彼,见招拆招,体现了现代项目管理的艺术。
3. 科学性建立以项目业主为核心的协同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集成服务项目在不同阶段的管理主体包括项目业主、设计单位、集成服务商、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商、设备供货商等参建单位,在工程实施中还要协调电力管理部门和市政接口管理部门等,呈现复杂的合同关系、管理关系和配合关系,容易造成各方为追求局部优化而影响整体目标的现象。在集成服务过程中,根据管理主体介入的周期和角色分析,建立起近外层和远外层的协调层次,采用协同管理机制将管理主体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集成服务主体的外部协同体系,实现了工程项目在利益相关者维度上的集成服务,构建起全面的集成服务系统模式,大大降低了协调的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4. 系统性健全项目管理程序文件和控制流程,规范项目管理行为
在集成服务过程中重视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性建立清晰完整的项目管理程序文件和控制流程,为集成服务进行目标控制提供了信息基础。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经过收集、加工和传递,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存,成为有价值的集成服务信息资源。建立了一系列程序文件,并对合同谈判、设计联络、工厂监造、试验验收、到货管理、安装调试等关键环节制定了具体管理流程,规范了项目管理行为,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5. 专业广,设备标段数量多,项目管理难度大
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作为整个地铁网络中的东西骨干线,穿越合肥城区,具有线路长,站点多,换乘站多,系统方案复杂的特点,参与设计、施工、监理、供货的单位众多,涉及的专业广,设备标段多。项目管理的范围广,协同管理的接口单位多。通过采用由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过程内部整合、管理主体外部协同三维体系的集成服务系统模式,化繁为简,取得了明显的集成服务效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6.合理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实施集成服务,综合效益明显
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供电系统及车站设备集成服务在总结类似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产业领域集成创新机理,进行了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过程的整合、管理体系的协同,运用了技术经济比选法、接口控制矩阵法、风险识别及对策控制、敏感性分析法、挣值分析法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要素相结合、思路与方法相结合的集成服务总结报告,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