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院 王正)
涓涓溪水汇成河,潺潺河流汇成川,百川汇聚终成海,大海以宽广的胸怀容纳着来自于四面八方、迥异而各具特色的河川,而我,就是这“合胆同心、和衷共济”的六院海洋中的一员。
这温暖的海洋,有包容四海,愿揽天下贤的胸怀。虽青春少年,略带羞涩而携对未来的憧憬和不安,初进这充满关怀,微笑洋溢的群体之中,便能被满满的温暖融化,融入其中。虽五湖四海,各带乡音,却志同道合,相互欣赏,成为带着同样坚毅果敢气质的六院人。这里,无不是那些时常在月朗星稀的深夜还伏案苦读、研究方案、精心绘制图纸、好学的六院人;无不是那些时刻把工作挂念心上,匆匆奔波于方案汇报、技术会议又敢于创新创造的六院人;无不是那些神情专注,在现场言传身教乐于传承的六院人。正是这样的匠心传承、精益求精的六院人,才形成了凝心聚力的六院海洋。
我时常感动于身边那位银发满鬓,顶着烈日酷暑汗水湿襟,白雪纷飞积水成冰的日子里,带着我在施工现场为确保工程进度处理专业问题,手把手教我技术的花甲老人的矍铄身影;我时常感动于那位虽怀有身孕,却能够时刻以工作为首位,坚守在设计现场第一线,每日穿梭在各种设计例会、施工协调会、现场问题处理会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巧身影;我时常感动于那位白天忙于工程会议,夜晚细心总结,敏而好学,并承担了多个科研任务的瘦弱身影;我也时常感动于那位多年来和我一样作为普通六院一员的她,默默的支持我,在照顾好家里老人和孩子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工作出色而尽责的完成好的坚毅身影。我的身边,满是那些让我感动的榜样身影,甘于奉献而团结互助,正是这些身影,创造了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高速电气化铁路——京沪高铁、第一条采用刚性接触网的地铁——广州二号线等等无数令世人瞩目的第一和精品工程,聚合力而勇创新,蓄力而迸发,是六院海洋时刻展现出的惊人力量。
记忆里,那个闷热的夏日,单位旁边的变压器随着一声巨响而发生了故障,办公室里随之失去了电力而变得十分闷热,但是我周围的同事们,虽然台式电脑无法使用了,便纷纷展开了打出来的图纸进行方案研究优化,尤其是那个清瘦的老人,吴元培吴工,又戴起了老花镜,拿出了他那柄放大镜,用一只铅笔在我设计的韩家岭站平面布置图上圈圈点点,时不时的在一旁的用过的纸背面,写下计算的过程,每一个拉出值是否合理,定位器是否受力,每一个安装图号是否正确,甚至于图纸说明是否用词达意都细致的进行了标记和修改。我站在旁边,那一笔一笔,落在了图纸上,也落在了我心里,“一定要细致计算,确保拿出去的设计成果正确可行”,吴老的这句话,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六院人时刻身体力行的一丝不苟、敬业精业、精益求精的创业精神的体现,它烙印在了每一个六院人的内心深处,才能创造出那么多的第一和令人惊叹的精品工程。
天南海北的人汇聚到了一起,带着他们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坚定信念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六院人,一直以来,都在为发展壮大而不断进取,取得了第一个总体总包项目——天津市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01标总体总包设计以及第一个天津市以外的总体总包项目——北京轨道交通28 号线(原CBD 线)总体总包设计,同时,在轨道交通工点及系统、民用建筑、铁路设计等方面也不断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展着市场,在创新科研、引领行业发展方面也都成绩卓著。这些都是怀揣梦想的六院人不断付出而喜获的沉甸甸的收获,不断超越自己,绘宏伟蓝图,书写着新的创业篇章。
整理好行装,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作为六院普通的一员,我也即将带着梦想参与到北京轨道交通28 号线的工作中去,这里,我见到了那一张张喜悦和坚毅的面孔,温馨的握手中,我感觉到了虽初次见面,却早已熟识多年的亲切,无需过多言语,便可默契的全面展开各自的工作,互相支持,互相补位。为梦想而拼搏,为未来而奋进的信念已在这个团队激情迸发,正是这样一个个凝心聚力的团队,形成了六院那独有的聚合力量。
百川汇聚终成海,大海泛波扬激情。六院人,坚毅的汇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以无限的激情迸发着海洋一般波澜壮阔的力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勇敢的六院人,进取的脚步从未停止,向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扬帆起航,继续前行,为梦想而展翼,为创造而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