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

暗挖车站站台层机械化施工现场
分离岛式站台(单侧)
参建单位: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银奖
2009年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政公用工程一等奖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简要技术说明:
北京10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4.65km,全部为地下线,包括22座车站和1座车辆段,工程的总投资约为131亿元。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工程,自2003年12月开工,于2008年7月19日通车试运营。
10号线一期工程是国家承办奥运会的承诺交通项目。它是连接地铁8号线与其它既有地铁线网的唯一线路,在对奥运交通保障具有关键性作用。10号线一期工程是半环线,与大部分已建成地铁线和规划地铁线形成交叉换乘,既能减轻环线(2号线)压力,也使北京市轨道交通步入了网络化时代。10号线一期工程途径北京市中关村地区、奥运公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三大重点发展区域,且在分别与4号线、8号奥运支线及1号线换乘,形成三个轨道交通金十字,堪称北京地铁线网中的一条经济线路。一期工程布局北三环、北四环和东三环沿线,连通中关村、亚奥、燕莎、CBD、劲松几大热点区域。一方面贯穿了京城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恰好连接了京城知识、科技实力最雄厚的中关村区域和商业、金融最发达的燕莎、CBD区域,是一条串联知识和财富的黄金线。2015年10月13日起,10号线列车最小间隔由2分05秒缩短至2分钟。
项目功能特点:服务奥运、换乘点多、使北京轨道交通形成网络。
项目实施特点:建设周期最短、实施难度最大。
土建主要技术创新点:
1. 在北京创新设计了分离岛式的新型车站形式,在周边环境条件异常复杂的东三环CBD,解决了复杂地下环境中岛式车站的建设难题。
2. 在国内首次采用洞桩法结构设计,创新了10m单柱式、8m无柱式三种新型车站形式,采用全暗挖逆做工法,在导洞边桩和扣大拱工序后,创造了暗挖工法下的明挖条件,实现了机械化施工。
3. 首次在暗挖导洞内施工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进行机械设备改造,攻克了小导洞内施工钻孔灌注桩的技术难题。
系统主要技术创新点:
(1)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运行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定点停车,有效缩短列车之间的行车间隔,以3分钟运行间隔的全国最高水平开通。
(2)升高进入车厢后扶手的位置,扶手改成s型防止旅客碰头。
(3)降低车载电视的高度,免除旅客长时间仰望电视带来的疲劳。
(4)为消除旅客长时间乘车引发的疲劳,车内坐椅符合人体工学。
(5)坐椅加热功能,冬季可让乘客随时坐上热坐椅。
(6)车站采用通风空调集成系统,给乘客提供了清新和舒适的空气。
(7)安装旅客信息及实时新闻播放系统。
(8)数字集群无线系统组网,为抢险维修、防灾环控提供快捷灵活的移动通信手段。
推广应用情况:
10号线一期工程,首次采用了分离岛的车站建筑形式,对复杂区域内地铁车站建筑布置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广泛应用于北京地区及全国其他地区周边环境条件苛刻的区域内建设地铁车站,实现了岛式车站的便捷乘车服务。
10号线一期工程,首次创新采用了洞桩结构设计方法,全线对洞桩法中桩、梁、拱结构的设置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实践,是洞桩法成功应用的博物馆,该工法采用全暗挖施工,通过桩梁拱的结构转换,十分有效地控制了土层中暗挖修改大型地铁车站对地层变形的影响,避免了对地面交通的影响,特别适用于条件复杂、变形要求严格的地区,对北京地区后期采用暗挖法建设地下车站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具有举足轻重的参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层、多跨的洞桩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