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院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暨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1月21日,中铁六院在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暨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总结2024年工作,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坚定发展信心和勇气,持续深化改革,以战之必胜的信念,开疆拓土、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各项经济指标,加快建设专业特色显著的国际一流综合设计院步伐,奋力谱写新征程上中铁六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光建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海作工作报告。集团公司外部董事王建军、首席大师朱颖、领导班子及高管出席会议。
陈光建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勇担使命 提质增效争创佳绩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铁六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讲话。他指出,2024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后半程任务,着力推动改革深化提升,面对行业下行形势,集团上下风雨兼程、迎接挑战,全面推动党政各项工作开展。一年来,我们聚焦“两个维护”,推动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我们聚焦顶层设计,推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我们聚焦深化改革,推动企业管理稳中向好;我们聚焦市场开拓,推动经营开发做深做实;我们聚焦干部人才,推动队伍建设更加优化;我们聚焦科技兴企,推动科技创新取得实效;我们聚焦风险管控,推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我们聚焦举旗定向,推动文化思想落地生根。
陈光建指出,要正确看待问题和形势,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当下要有耐心,对未来要有信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在困难中把握机遇、在机遇中寻找突破、在突破中谋求发展。
陈光建指出,2025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中铁2025年系列会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保障,坚持从严治企导向,坚决惩治贪腐行为,锚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主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强党建、正风气、严管理”总要求,聚焦“增现金、降负债、控风险”目标任务,持续外拓经营、内抓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补齐发展短板、筑牢发展根基、增强发展质效,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布局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汇聚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在新征程上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陈光建强调,2025年,我们要坚持加强政治引领,全面提高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坚持加强公司治理,努力构建规范高效运行体系;坚持加强经营统筹,持续提升市场开发工作质效;坚持加强改革攻坚,切实推动体制机制释放活力;坚持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实干担当人才梯队;坚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坚持加强风险防控,全面筑牢本质安全屏障根基;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不断铸就企业文化宣传丰碑;坚持加强从严治党,确保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实效。
胡海作了题为《提振信心勇担当 奋发有为谱新篇 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中铁六院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从市场经营承压向前、生产组织平稳有序、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科技创新动能强劲、规范管理提质增效、风险防控压紧压实、党建领航培根铸魂等七个方面全面总结了2024年集团公司主要工作,客观分析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就做好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六个抓实,六个全力”的具体要求。
胡海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准确把握形势是做好今年工作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市场形势和风险挑战,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要抓实市场经营,全力稳固发展基石;抓实项目履约,全力推进提质增效;抓实科技创新,全力打造发展引擎;抓实深化改革,全力激发内生动力;抓实风险防控,全力筑牢安全屏障;抓实党建引领,全力提升品牌形象。要在察大势中明方向,在应变局中开新局,在推改革中展作为,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中铁六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专业特色显著的国际一流综合设计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李永龙主持会议并作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报告》;职代会代表提案审理委员会主任、副总经理、总经济师韩鲁斌作了《关于中铁六院二届五次职代会提案处理和三届一次职代会提案征集情况的报告》;集体合同工作委员会主任、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陆乃银作了《关于中铁六院<2024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和<2025年集体合同(草案)>文本起草情况的报告》。
会议以无记名网络投票的方式开展测评、票决;票决通过了中铁六院《2024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2025年集体合同》和《二届五次职代会提案处理和三届一次职代会提案征集情况的报告》;审议了中铁六院2024年度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企业年金计划管理情况报告;签订了《2025年集体合同》、《安全质量责任书》。
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区域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工代表现场参加会议。